线上配资门户
股票私募 新中国工业化,上海和苏联,谁的贡献更大?
我是头条股票私募
@科学思维探索者
,
不能抹黑上海的38条理由之(三)
第3条上海支援全国,推动工业化
工业源动力
1949-1976年,经历27年,中国初步实现工业化!
上海和苏联,是中国工业化的2大基石,两者均属于第一源动力。
而东北重工业,是先接受上海和苏联援助,然后在1964年后的三线建设反哺,但总体上属于
“次生工业”,
根据党史《上海支援全国1949-1976》记录,上海共有150万人,奔赴全国;
27年中,上海援建了全国
1137家
轻重工业(分二个阶段),既有独立援建,同时又对接苏联156个工业项目,提供23万人支援和大批配套工业设备,并且委培了13万人
展开剩余95%特点: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涉及行业广;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多维度援助
苏联的援建
只持续6年
,集中在1953-1958年,在1959年中苏矛盾后,苏联专家撤离了中国,这时中国工业化,正进行一半!
另外一个令人震惊的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华的156个工业项目,
实际上是苏联和上海组团完成
,
许多重工业设备来自上海
!苏联在“一汽,鞍钢”等一些项目中,占比在38%左右,只集中在最核心部分,周边的配套设备,大多来自上海!
上海从建厂房开始就开始参与,到负责生产的副厂长,工程师,工段长,熟练技工,包括财务等一揽子提供,还为苏联援华156个项目,委培了13万技术人员和工人。
解放初,上海有重工业吗?
建国前,
上海的各类机器设备
,占全国65.7%(
参见上册综述
)
也就是,全中国的工业设备主要集中在上海!
同时期,全国大多数地区,连铁钉也不能生产,解放初80%是文盲,初中文化只有3%,
如果中国没有工程师队伍和企业管理人员,即便苏联要给你,咱也接不住
!
而且苏联援华
窗口期只有6年
,临时培养人才,再去接收,根本来不及!
1949年经济体量,上海当时几乎是后9位之和,是唯一可以提供配套的,在文中我举例了新中国初期,上海的一些重工业名单,涉及钢铁,机床,机械,化工,造船等
1955年1月10日,解放日报:1954年
上海100多家重工业
工厂,援建鞍钢,提供1170套设备,包括成套的电气设备,电动机,以及各类仪表等,说明上海在解放初就有强大的重工业
1955年前3个月,上海又有50家重工业,3200多机械,电器设备等设备,运往鞍钢,这足以说明,上海是持续跟进援建156个工业项目。
从这两份报告看,上海重工业不但有,而且实力强劲!
@科学思维探索者
上海还为鞍钢,一汽等提供大批人员
上海人员遍布全国:
1958年1月16日,解放日报:一五期间,上海20多万工程技术人员,行政人员,支持全国建设,鞍钢,武钢,包钢,克拉玛依油田,玉门油矿,柴达木盆地,内蒙,西安,石家庄,郑州纺织工业基地,从新疆到西藏,几乎遍布全国(下图)
设备贡献
:在1958年前就提供4万套机床,以及定制各类工具,例如:第一家玉门油田,上海就提供了70万套开采石油的各类设备:
人员贡献:
1950-1958年9年中,
上海输出48.5万技术员和技术工人
,其中一五期间有近23万,
表中1952年的人员,只能是上海第一阶段(1950-1962)的679个援助项目中的人员,因为1953年以前苏联还没有援华
上海支援人员,有哪些岗位?
长春一汽人员分析:
领导班子中,来自上海的人员
:
赵明新一汽党委书记(一汽的一把手)沈曾华一汽主管生产副厂长葛宝璇一汽副厂长韩玉麟一汽副厂长范恒光一汽副总张长根一汽副总王显洪一汽集团常务董事桂伟麟解放汽车联营公司常务董事担任副总工程师和副总经济师的有:孙顺理、沈尧中、郑静彤、毛履平、张国良、冯云翔等
技术工人
:第一批865名,第二批444名,第三批969名,上海前往一汽参加建设的技术工人,技术等级大多在五级以上。
设备
:
一汽所需的3000多种设备,14余万公里长的电线等,都是上海工人日夜加班制造出来的
委培
:
在筹建期间,上海市的68个工厂为一汽代培了78个工种3835名技术工人。
厂房
:上海近万名施工队援建长春一汽厂房,
备注:当时上海有5万人的建筑队,专门去全国各处盖厂房,大批骨干来自上海同济大学
有谁知道,上海同济本是医学起家,在1949年12月,医学院整体迁往武汉,就是今日武汉华科同济医学院,失去医学院后,同济着重发展建筑系
沈飞,
核心团队同样来自上海,例如:下图左1顾诵芬,左2黄志千是
歼8
的两位总设计师均来自上海
上海纺织业贡献
1957年,解放日报:在5年内,上海制造了156万枚纱锭细纱机,59000多台自动织布机器,
可以装备16个大型纺纱厂,30个大型织布厂,实际上这只是第一批
!
纺织行业:建国初国棉1厂到国棉37厂,这37家大型纺织厂,全都在上海!后被拆分,在全国援建了100多家纺织企业,从北京,西安,石家庄,湘潭,郑州...大批城市获得了
上海纺织业,解决了中国人穿暖问题,之前第二篇上海现代医疗普及,缓解了中国人治病问题
请再支援100万人
1958年10月30文件,全国需要上海再支援100多万人,而此前已经支援48万人,
上海解放初只有500多万人口,为了让上海更好服务全国,1958年江苏:嘉定,青浦,松江,金山等十个县划归上海。
由此可见,当时全国工业的人才,缺口有多大,对上海的依存度有多高!
上海建筑业人员,哪里要建设,去哪里,下图
又有1000多建筑职工去西安支援建设
上海金融人员也四处奔走!2000多人前往西北
上海援助1137家工厂(各种类型)
1950-1962上海援建全国:679家
1964-1976年,上海援建和搬迁458家重工业企业
1949-1976其他行业医学,教育,银行金融,出版,餐饮,理发等均支援全国
援建部分轻/重工业,看看有无你的家乡
:
上海重型机器厂—洛阳矿山机器厂、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柳州建筑机械厂、上海冶炼厂—建会泽铅锌厂、上海柴油机厂—贵州柴油机厂、上海电炉厂—西北变压器电炉厂、上海工具厂—重庆工具厂、上海第一机床厂—重庆机床厂、上海钢铁二厂—西安52厂、上海第五钢铁厂—武汉钢铁厂、上海钢铁一厂—鞍山钢铁厂、上海机床厂-陕西秦川机床厂,上海乳胶厂—桂林乳胶厂、
航海仪器厂—万县455厂、航海仪器厂—四川锦山油嘴油泵厂、东风机器厂—江西先锋机械厂、良工阀门厂—四川自贡阀门厂、上海机床厂—汉江机床厂、上海电焊机厂—成都电焊机厂、上海化工厂—四川晨光化工厂、上海光学仪器厂—贵阳新添光学仪器厂、上海电表厂—贵阳永清示波器厂、沪东造船厂—四川486厂、上海有线电厂—贵州遵义534厂、上海电缆厂—湖北宜昌红旗电缆厂、上海电缆厂—四川涪陵422厂、上海电缆厂—湖北电缆厂、
上海柴油机总厂—宜昌柴油机厂、上海第二机械厂—安徽507炮车厂、上海中国电工厂—四川西南电工厂、上海大华仪表厂—重庆曙光仪表厂、上海汽车钢板弹簧厂—湖北十堰石洞口汽车钢板厂、上海冶金设备总厂—南京9424总厂、上海汽车电机厂—四川涪陵化油器厂、上海标准件四厂—四川成都标准件三厂、上海新华无线电厂—贵州3535厂、上海无线电一厂—贵州3267厂、上海新华无线电厂—江西459厂、上海电磁机一厂—贵阳电机厂、上海第一压缩机厂—重庆压缩机厂..
中央化学玻璃厂(沈阳)、益华钢铁厂(新疆)、民华铁工厂(合肥市)、伟达棉织厂(太原市)、七一〇厂(汉口市)、美化肥皂厂(长沙市)、新星热水瓶厂(兰州市)、永生五金厂(北京市)、合兴螺丝厂(福建省)、新华喷烘漆厂(内蒙古)、第十一丝织厂(福建邵武)、伟纶毛纺厂(西藏)、光新印染厂(湖南湘潭)、中光化工厂(安徽合肥)、振福电机厂(福建)、西安仪表厂,
中染印染厂(江西)、新鑫汽灯厂(贵州)、大昌机器厂(四川)、四联制革厂(云南昆明)、如生食品厂(广西)、中国染织厂(江苏盐城)、万里造漆厂(云南、浙江、江西)、中华兴记橡胶厂(山西太原)、曙光电焊厂(江西新余)、金华铁工厂(江西新余)、中华元电线厂(江西)、丽华电业厂(安徽)、车木六厂(安徽)、光明电工器材厂(山东威海)、大达橡胶厂(福建)、明华胶板木器厂(云南)、社会铸铁厂(江西)、
同德盛染织厂(新疆库尔勒)、华丰面粉厂(合肥)、天一印染厂(汉口)、信孚印染厂(郑州)、中原毛巾厂(开封)、振华橡胶厂(洛阳)、振华袜厂(西安)、中华搪瓷厂(济南)、宏兴染料厂(南昌)、安利机器厂(江西)、上高鸿纶染织厂(新疆)、丽新织造厂(四川阆中)、上海粮食机械厂(湖北安陆)、中孚绢纺厂(广州)
上海工业建国后,为什么突然强大?
苏联援助中国156个工业项目,空间分布,没有一个在上海,
说明上海工业不是来自苏联援建!
上海工业,合并壮大
1949年,上海各类企业数量2万家之多(同时期的福建省,只有3家厂),但是各自为政,大多数厂家人员不满100,1953年后经过公私合营国有化后,通过合并方式迅速壮大:
举个例子: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油田缺乏石油开采设备,上海在这领域也是空白,最初是上海部分企业援助,援助部分零件;
1956年为了赶制玉门石油70万件设备,上海成立石油机械配件制造公司,合并350多家企业,
组成大隆机器厂,上海石油机器配件厂(现在上海第一石油机机械厂)等16个中心厂,54个卫星厂,快速完成了任务。
上海汽车的诞生
长春一汽,在苏联支援,上海大批人员和设备帮助下,国家资金扶持下,快速成长起来!
而上海汽车,只凭借西方一辆汽车的拆解,画出图纸,然后集中上海近百家企业力量生产,到1990年时,累计生产了上海牌汽车8万辆!
上海奉献同时壮大
一五期间东北获得44%建设资金,上海不到3%,上海自身创造的利润83%要上缴国家,
见第1篇,1950-1992年,上海的净缴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辽宁
一大批资金,设备和人员,学校,工厂,医院等外迁支援全国,还要自己发展壮大,从这个角度上,上海真的非常不容易!
新中国之初,上海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产值占比不到20%,上海人民勒紧裤腰带,发展重工业,支援全国,同时还要发展自己。
1962年,上海重工业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40.4%。全国生产的154种主要工业成套设备,上海能制造130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上海建设》p204)。
单钢铁厂有10家,从
上钢一厂直到上钢十厂
,都是巨无霸。铁合金厂,锌合金厂,铝材厂,焦化厂,各类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一应俱全
“伪满洲国”为什么没有强壮东北?
技术核心不同
历史上“伪满洲国”,有较强的工业能力,但是其技术核心是日本人,战败后离开了,
上海自从洋务运动,制造总局开始就大批的培养本土人才,并设立了南洋公学(交大前身)派人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
设备保留不同
1945年,苏联解放东北时,又把当地工业设备,大批拆走了
1949年上海轻重工业,基本保留了下来
重工业举例:
上海钢铁1厂,上钢2厂,上钢3厂,
江南造船厂,沪东船厂,中华船厂…
天原化工厂,大孚橡胶厂,上海大丰化工厂
中国农业机械公司虬江机器厂
(现上海机床厂),
华新钢铁厂(现为上海机床厂)
大同铁工厂(现上海第一机床厂)
明精机器厂(现上海第二机床厂)
亚中铁工厂(现上海第三机床厂)
培胜铁厂(现为上海第五机床厂)
精业机械厂(现为上海压缩机厂)
上海第七机床厂
大鑫钢铁厂(现上海重型机器厂)
年培源铁工厂(现上海锻压机床厂)
上海永固机器厂(现上海真空泵厂)
汇通蒸机器厂(现上海橡胶机械厂),
上海华隆机器厂(现上海木工机械厂)
上海机器厂(现上海水泵厂)
中国协记电线厂(现上海电线三厂)
方机电工程公(现上海四方锅炉厂和上海工业锅炉厂)
大新无线电厂(现为上海合金材料总厂)
公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现为上海五一汽车厂)
中国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现为上海鼓风机厂)
中央印刷厂(现上海人民机械厂)
中建电机制造厂(现上海电压调节器厂)
国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现上海工程机械制造厂)
中国扬子机器厂(现上海延安机器厂)
王岳记机器厂(现上海减速机械厂)
吴淞机器厂(现上海柴油机厂)......
但是因为上海工业背景复杂,不是“根红苗正”,所以过去历史上很少宣传。
重工业类型不同
东北重工业是采矿业为主
,设备安装后,工业产值主要来自资源开采,给留东北留下更多的是采矿工人
上海重工业是机械加工和制造为主
,GDP主要来自各种设备加工制造!所以上海工业设备和技术人员,会远远多东北,同时需要大批配套工业企业,从而工业链条完整,对技术需求,催生了大批专业学校,为工业服务;1949年各类化工厂就要400多家。
上海重工业历史
造船业是典型的重工业,要求钢铁,冶金,机械,机床,化工等众多行业配套!
早在
1919-1921年,上海就为国外
定制四艘万吨轮
:“官府”号(MANDRIN),“天国”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国泰”号(CATHAY)
全部按合约正常交货,每艘船从开工到下水,
只需一年时间
对比:
1958-1963大连造船厂花4年多时间,建造完成的
“跃进号”万吨轮,
首航1天就沉没!
东北反哺,同样伟大
:
东北是推动中国工业化,重要的一支力量,源源不断为新中国提供了矿产资源,在1964年后的三线建设,东北有10万技术工人和10万家属,离得东北支援全国
深圳网友经常问:深圳有华为,比亚迪,腾讯,大疆无人机,上海有什么?
真相:上海一直肩负国家重任,过去是,今天也是!
2021年【国之重器】榜单
令一些人意外,优秀重工业排名中,上海全国第一,前30名没有深圳和北京
重工业排名第二的西安
,无论西安交大,还是西工大航空,西电集团(央企),包括西安仪表厂,风雷仪表厂,东亚饭店,西安纺织城,红旗手表,甚至解放路的理发店,新新越剧团,均有上海元素!实际榜单上很多城市,都有上海元素,在此不一一举例。
如果说:北京是因为缺乏水资源,限制了工业发展,那么有些城市没有上榜,又是什么原因?
上篇:喷上海“爱丁堡”的人不知道:
上海支援全国(医学篇),普及现代医学
,提升中国医疗水平
本篇:一些人称上海为“买办城市”,却不知道,上海是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奠基者
下篇:深圳有大疆无人机在空中飞行,上海有什么?
关注我
@科学思维探索者
,这是第3篇,后续35篇更精彩
欢迎:点赞,收藏,评论,转发股票私募,让更多人了解真相!
发布于:天津市